一旦讲到针灸,大家就会想到《内经》里面的重重复杂理论,什么藏象理论、十二正经、三百六十穴,不一而足。很多初学者一听,立马就望而却步了。实际上,在当下这个时代,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,要进行还原、祛魅与重构,才更容易让大家接受。

对中医经典,要先还原,也就是说,弄明白2500年前《黄帝内经》语境下在讲什么?然后,要祛魅,把那些漂亮的逻辑、迷魅的东西去掉,回到对身体的认知本身。最后,还要重构。为什么?因为现代医学那么发达,有那么多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,都是关于身体的正确认知,我们为什么不借鉴?这些新知识经过我们的吸收、内化后,可以帮助我们重构经典。

现在知识碎片化,各种信息铺天盖地,我们很难辨别正确的信息。针灸这门技能,有个最大好处,就是试一试,针下立判。
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针灸可以帮助我们,建立一套关于身体的正确认知。针灸,只是顺应了身体的本能,顺应了身体内在运行的趋势,轻轻点拨、略略推动,启动身体的自我疗愈过程。

在这种认知下,理解身体才是针灸最重要的前提。

什么是关于身体的正确认知?譬如,一个人有顽固的干眼症,干涩、疲劳、视物模糊。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,肝开窍于目,你取肝经原穴治疗,又找到几条循行过眼的经络,循经取穴,但反复治疗无效。而按照我讲的,你在与眼睛特异相关的部位触诊,针刺几秒钟见效,数次就给它治愈。那你说,什么才是对身体的正确的认知?

针下立判!

再譬如,一个人,有一段很久远的、几十年的伤痛经历,那段经历涉及到某人、某事,让这个人产生了极深的怨气。我通常会发现,这个极深的抱怨的情绪,投射在身体上,大约会在心下、脐上的胃脘部,我会触及此处腹壁,有横向的椭圆形肌肉包块。以三种极简针灸治疗模式的其中之一,斜刺解筋结,去处理它,几乎在数分钟之内,当事人再回顾当年发生的某人、某事,猛然发现怨气消失了。然后,继续巩固治疗数次,怨气完全消失,收功。请问如何解释?

再问:此处腹壁可触及的异常张力的肌肉包块,因何而来?是因几十年前的那段经历而生吗?非也!据我观察,这个有形迹可寻之物,最早是童年经历的情绪投射。有时候,我在用针处理这些筋结的时候,病人会出现特殊的反应。有人突然嚎啕大哭,有人默默流泪,甚至有人脑子里出现一幅画面,这个画面有可能是童年的一个场景,你以为自己早已忘记了,但你的身体记住了。这才是真正的“内因”。而后来的创伤经历,是“外因”。若没有这个内因,外因起不了作用。在外因的诱导下,与内因同频共振,强化了这个内因,并固化了这个内因。以至于,当某一天,你不小心吃多了,或者喝了一杯冰饮,令胃脘部不适了,此刻,就像短路了一样,当下激起了“深深的抱怨之气”。你作为当事人,深陷情绪之中,不知为何,恰巧太太多说了一句话,或少说了一句话,或某个眼神、某个语气,点燃你,你想当然认为这个情绪因她而起。林林总总,不一而足。

当我跟你讲了这一番大道理,你或许不认可,或许心有领会,但都无济于事。我用针,消解掉这个“筋结”,你的“心结”也消解了,你面对同样的情境,也无怨气产生了。你太太会说,哈哈,你脾气变好了。

所以说,针灸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套关于身体的正确认知。所有的“解释部分”都可能被找出其中的bug,那好了,以针验证,可矣。

排版、校对:嘉旭

审核:嘉禾

文章来源于“左常波”公众号

相关文章链接:

· 左常波大夫:以针演道,微针调气治神,开启生命之源

· 一针治愈肩周炎,堪称史上最全!

· 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针法治疗(及作者为南先生治疗的经历)

· 彭鑫博士:礼乐通心脉,心脉畅通的人自然身心强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