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本诗集   我年轻的时候,在北京读书,就常常写诗,我并没有准备出版,只是留一个纪念。有时候,是我老师顾随先生评点的。我保留了这些诗,一直没有出版。   到了台湾以后,发生了白色恐怖,我先生被关了,我也被关了。经过这一次的变故以后,就整理旧的东西,找到这一批旧稿子。我先生说,你这么乱丢,等一下遗失...
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“礼是中国文化之心”。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,中国先哲希冀经由“礼治”,逐步走向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境界。何为“礼仪之邦”?中国为何会走上礼治的道路?兹事体大,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。 中华之礼源远流长 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。有鉴...
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,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,每年4月19日~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°。时为谷雨,源自古人“雨生百谷”之说。《通纬·孝经援神契》:“清明后十五日,斗指辰,为谷雨,三月中,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。”同时也是播种移苗、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。“清明断雪,谷雨断霜”。《群芳谱》:“谷雨,谷得...
你总看手机、电视,眼睛盯着屏幕时间过长;孩子作业多,还有睡前阅读习惯,看的时间过长;这是家家都避免不了的事。告诉你一组惊人的数据,经过统计:我国的青少年在小学毕业时,近视发病率就已经达到50%~60%,到中学阶段则会达到近80%,大学毕业时达到近90%!如此高的近视率你还敢不重视孩子的眼睛问题吗?如...
大家修行的人,一百个找不到半个成功的,为什么?第一,大家都想修长生不老,更希望又有钱,也有官,寿也长,儿子孝顺女儿好,媳妇更听话,自己还要成佛当神仙,天下的好处会都给你占光吗?不可能。有这样多的愿望,每天打坐十几分钟,心都静不下来,定不下来,气不会聚到正子位上,这个一阳绝不会来复的。大家有的人肚子跳...
如果气息不对了,就与衰老、病、死亡关联,生命的存在就是这个样子,所以,修行叫你们先注意这个。佛告诉你,修安那般那首先要有个认识,生命的气,大原则分三种:“长养气,报身气,根本气”。第一种,长养气,就是使人活着、成长,就像植物的肥料,动物的饮食一样,保养你,使你身体有生命的新陈代谢。“新陈代谢”四个字...
 讲到礼,感慨良深 讲到礼,感慨良深!我们知道,中国自称“礼义之邦”,现在很成问题。几十年前,遇到人打恭,后来慢慢改成鞠躬,以后再加上一点军事化的,将手举起掌近于眉,十五度的半鞠躬,以后改成两方面握手,又变成现在的点一个头,后来又变成翘一个下巴。现在我们中国人,见面施礼的动作,不知道是哪一套了。所以...
本段录音内容并未收录于已出版的《圆觉经略说》一书中,南怀瑾老师在当年讲《圆觉经》结束之前,特意讲解了唐代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《华严义海》片段,以此诠释一乘圆教的精髓和圆觉境界的修持要点。现将本段录音和恭录文字呈现如下。《圆觉经》是圆教法门,在大乘佛学里有个名称,叫做一乘圆教。《法华经》、《圆觉经》、《...
敦煌星图是天文学历史上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文献资料,它描绘一连串星图,完整展现了中国的星空中无数的星星和星宿,它是人类文明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星图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,是英国人斯坦因在1907年从敦煌莫高窟的道士手中骗走的。14世纪之前的星图,只有中国保存下来,所以敦煌星图对研究古代天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...
1.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:无意识程序设定童年时期体验到爱的人,自然会成为一个充满爱的伴侣、朋友,或善解人意的父母,而且往往会是成功的人。一个快乐的人,也会是一个有灵性的人。印度南部的喀拉拉省有非常多的大象,其中一个特别区约有六、七只,每一只都只用非常细小的绳就拴得好好的,绳索的一端绑住大象的一只腿,另...
人到了临死最后一口气时,不管男女,欲念比年轻任何时候都强。注意!要了生死不是那么容易呦!断了气以后,变成中阴身,在人道中投胎,第一念是由欲念而来,男女两人在性行为时,与你有缘的话,虽在千万里之外,也一样把你吸过来,就是因为爱欲这一念,就投胎进去了。然而,是不是都是以爱欲的表现进去的呢?不是的,有时候...
在手机已经深度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今天,想要“戒掉”手机,变得越来越不容易。下面的这位母亲,就在和女儿就“玩手机”这件事上,斗智斗勇,上演了一场场充满智慧与爱的较量。看到自媒体博主@王左中右的分析,十分有趣:春秋时期的教育压力在老师,名师都在卷自我修养;战国时期的教育压力在家庭,开始卷环境,所以有了类...
 1 道教尊奉老子为道祖。道教的经书对于老子及其生平多有述说。西汉刘向著的《列仙传》,认为老子在殷商时,就降生于世了。《列仙传》云:“老子,姓李名耳,字伯阳,陈人也。生于殷时,为周柱下史。好养精气,贵接而不施,转为守藏史,积八十余年。《史记》云二百余年。时称为隐君子,谥曰聃。仲尼至周见老子,知其圣人...
“致虚极,守静笃。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。”这是道家修道的原则和方法,离开此原则都不对。有些人想修道、学静坐,那便应该读懂此文,彻底了解真正的方法。其实,只要有个方法在,已不叫求静,而是求动。既然要放心打坐,那么你还再加个什么方法,那岂不更乱更忙吗? 《老子》及...
摘要:裘小龙先生是享誉国际的诗人、翻译家。他不仅长于英诗写作,而且在古诗英译领域也取得了独特的成就。他的古诗英译以“译诗为诗”为基本原则,译文既不失原文的神韵,又具备一首真正的英语诗歌所应具备的品质。本文通过对裘小龙先生的专题访谈,探讨了“感性融合”的基本思路、自由体译法与格律体译法的得失与应用、原...
中国文化哲学,自古传统的习惯,无论是讲超越形而上的虚无,或讲形而下世间人事物理的妙用,缩小而至于人生,必须归于修养身心性命的实用之间,扩而大之,便可见之于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应用,从来不“徒托空言”而不见之于行事之间,仅使思想辩聪,独立为学。尤其在身心修养方面,必然反求诸己,要与伦理道德的德行相宜,...
我告诉大家《朱子(柏庐)治家格言》这篇文章,我是八岁起就会背了,不只我会背哦,我们那个时候读书,全家的孩子,不背这篇文章不行的。《朱子治家格言》影响中国三百多年到现在,全中国老百姓都受到影响。我可以说,满清统治了四万万中国人近三百年,靠什么?靠这一篇,大家没有发现。这一篇文章是什么人做的?明末的朱柏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