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老师的故事

(纪念南老师诞辰105周年活动的分享)

马宏达

2023年3月18日

南老师的乡亲们,各位领导、朋友、学长、南老师的家人们:下午好!

来到南老师的家乡,特别有一种亲切感!

我不算是南老师的学生,不够资格,只是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南老师身边时的见闻。

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“南老师的故事”,我想分两部分谈,一是讲讲南老师的故事;二是谈谈南老师和今天的你我有什么关系。

吴院长看了去年九月我在中国美术学院分享的内容,希望我把这些内容也分享给温州的乡亲们。这次因为时间关系,我只分享一部分内容,但会增加些新内容。杭州讲座的内容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记录。

相关阅读:

马宏达先生:道不远人(一)——南怀瑾老师的故事

马宏达先生:道不远人(二)——南怀瑾老师的故事

马宏达先生:道不远人(三)——南怀瑾老师的故事

 

南老师与家乡、家人

南老师在温州出生、成长,青年时远行在外,数十载辗转多地,但他一直深深怀念家乡。他爱吃温州菜,每次有同乡带来温州菜,他都很开心。每当听说温州人做了什么好事,他都很高兴。

不少人好奇,南老师在香港时期,为什么不回家乡看看呢?我听南老师说过,那时候,家乡急于发展经济,对文化的价值认识不深,更多的是把他当作招商引资的对象看待。他说,我就是带个银行回去也不够用啊!所以那时候他不是不想回家乡,而是时机不对。当年,太师母去世时,南老师本来要回来奔丧的,后来临时有事,只好改变计划,派幼子南国熙兄代表他回来奔丧。

我听南老师讲过,太师母活着的时候,常梦见有天人来告诉她,儿子在做什么,所以太师母心里都有数。南老师当年去台湾以前,曾经跟父亲商量,希望全家人跟他一起走,但是太师公安土重迁,不愿离乡,所以一家人只好分居两岸。后来大师母带着孩子曾经到台湾住过一段时间,后来因为南老师遇到困难而度日惟艰,大师母就带孩子返回温州了。后来南老师在香港时,曾安排大师母到香港一起住,大师母住了一段时间,又回温州了。这是大师母在香港时的照片(大师母旁边是陈照凤学姐,谢锦扬兄的太太)。

下面这张是南国熙兄与太太2002年到温州看望大师母的合影。

再后来,南老师到苏州办学前夕,在2004年夏季,接大师母来苏州庙港净名兰若共住。大师母住了一个月,又要回温州,毕竟温州儿孙满堂,生活更习惯嘛。大师母很了不起,她照顾家里老老小小十分尽心。我听刘雨虹老师说过,南老师在香港和大师母见面时,说“你受苦了!你是菩萨!”大师母说:“那都过去了,你才是菩萨。”

下面这两张,是大师母在苏州庙港净名兰若居住时期的照片。

为了南老师没回家乡的事,2011年国庆节期间,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曾专程到苏州拜访南老师,表达心意。其实南老师身体没回家乡,精神早就回乡了,他为家乡修铁路,捐故居,做慈善,支持教育、医药与科技发展,都是他对家乡深情厚意的表达。他在香港时,还曾想把藏书放在家乡做个图书馆。他最希望的,是家乡的后辈们,多读书,多学习文化,建立好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好好做人,老实做事,不要只重视发财致富。

我个人看法,南老师当年在捐赠故居的赠言中有“父罹世变,未得澡雪”的微言大义,表达了他的遗憾。如果南老师的父亲后来得到“澡雪”,至少会为南老师回乡创造积极条件。

在南老师晚年,家乡的官员去看望他,说想把南老师捐给社会的故居——乐清老幼文康活动中心——改造一下,想命名为南怀瑾故居。南老师听了马上说,那些房子我早就捐出去了,不要问我的意见。后来家乡的官员又说到,他们新成立了一个读书会,打算带领年青一代的企业家们多读书学习,提升修养。这时,南老师动情了,他站起来了,双手合十,眼含热泪,声音颤抖地说“我谢谢你们!谢谢你们!”可见他是多么希望家乡的后辈,多多注意文化的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升。

温州2018年成立了南怀瑾书院,书院的同仁们这几年做了大量工作,正在为文化建设而努力,这也是温州文化事业进步的一个表现,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敬佩与祝福!

国家已启动文化自信建设,我想,南老师应会感到欣慰,他没有白白辛苦了几十年。金温铁路通车典礼时,南老师有一首诗:

铁路已铺成,心忧意未平,人间须大道,何只羡车行。

南老师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做了很多贡献,但是他心心念念的事,还是文化,因为文化是精神命脉,是灵魂,是根本!

 书入内地

南老师的故事很多,时间有限,我截取一段,简要讲讲,先从1980年代末他的书开始进入内地讲起,我们受他的影响是从他的书开始的。

1980年代有两个文化现象,比较说明问题。

其一,是那个时候曾经流行过的一首诗《九月》:

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  野花一片

远在远方的风  比远方更远

我的琴声呜咽  泪水全无

我把这远方的远  归还草原

一个叫木头  一个叫马尾

我的琴声呜咽  泪水全无

远方只有在死亡中  凝聚野花一片

明月如镜高悬草原  映照千年岁月

我的琴声呜咽  泪水全无

只身打马过草原

这首诗的作者海子,是我们政法大学的校友,他当年写这首诗出于什么思考和情感,后人也不得而知。我借用这首诗,描述一下那个时代,或者说那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,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境界。所谓“众神死亡的草原上”,众神可以代表我们历史文化中的那些星座、座标,那些往圣前贤,在我们经历了清末战败以来的文化自卑与自戕,往圣前贤被打倒,等于众神死亡一样,这些指引着方向的星斗座标们隐没了,人心失去指引了,茫茫然,精神世界空虚悲凉荒芜的,野蛮生长。“远在远方的风,比远方更远”,心里有很多的诉求,很多的问号,但是没有答案,不知道答案在哪里,遥不可及,还是茫然,悲凉,孤独。后面都是情感的表达,琴声呜咽,泪水全无……“映照千年岁月”,是历史的表述。

这首诗颇能反映百余年来我们文化的困境,过去被否定打倒了,不能向过去汲取力量,大家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,心中是空虚的,荒凉的;大家甚至感到自己和民族,是劣根之木、劣源之水,心中被自卑、羞耻、悲哀、撕裂感占据,是非善恶价值观混乱,没有共识,不知往哪里走,何去何从,有的是无尽的茫然,只是面对着生存的压力和生活的诉求,临时应对着生活与工作,所以只有向钱看、向洋看了。执政阶层也很难,他们面对的是这样的文化困境,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困惑、压力和挑战。

所以在八十年代表面繁荣的背后,隐藏着这样的形势。那时候的繁荣,是解禁之后的必然现象,但在文化与精神上是没有根的,所以也很空虚、茫然、困惑、痛苦,于是很快就被各种物欲诱惑和西方意识形态拉走了。1989有个电影《顽主》,里面有个人,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,都说“没劲!”回想当时,的确很多人内心都是这种感受。

第二个文化现象,是1988年的一个电视片《河殇》,在中央电视台播放,它代表了经过清末屡战屡败而失去自信,导致文化之变,很多人心里有一个倾向,就是对自己历史文化的否定,这个自我否定到了极端,自卑得很,觉得祖先愚昧落后,百事不如人,什么都不如人,然后完全膜拜蓝色文明,主动被文化殖民。这样的一个文化现象。

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两个文化现象,举例说明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。

一个国家的文化处在这样的情况下,自卑、空虚、荒芜、不知所由、不知所措,思想与行为的依据没有共识,又完全崇拜向往他国,干部、知识分子、国民的头脑,无形中就牵在他国手里了,这是非常危险的,文化的危机,必然带来政治的危机,乃至全面的危机。国家民族的凝聚力、创造力、成长力、竞争力乃至战斗力都会出问题,一旦有事,就会出现很多离心离德的人与事,甚至会出现很多汉奸。近百余年的历史,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。

在这个阶段,也就是1980年代末期,南老师的书就进来了。第一本书好像未经正式授权,团结出版社(隶属于民革中央)出版了《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》,后记是1989年4月写的,9月份出版。后来三环出版社(海南出版社的前身)的总编辑去香港看南老师,得到授权出了《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》,1990年2月份出的。《论语别裁》是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,听说复旦社出这个书的时候,开始还担心卖不出去,希望作者包销多少册,结果很快一发不可收拾,听说后来复旦社销售额的一半是南老师的书贡献的。

总之,1990年代,多家出版社陆续出了一系列南老师的书,形成现象级的南怀瑾著作热,不仅是畅销书,还是长销书,经久不衰的畅销。书贩子一看赚钱,于是做盗版书,全国到处都是。

其实,南老师在台湾的时候,北京有关方面已经有他的书了。后来他在美国的时候,他的书通过中央最高层领导的子女以及相关人士,又进入内地了。所以最高层是内地最早的读者。后来内地出版南老师的书,最高层有话,是放行的。

南老师也不喜欢宣传,从来不做广告,所以他的书完全是读者自动相互推荐甚至赠送,这样传开的。

他的书开始进来内地,是这样的历史背景和过程,至今还是长销书,经久不衰。

客观上,南老师的书,对冲了、化解了那个时代严重的文化危机与连带的政治危机,并持续影响至今。因为他在广大华人文化精神失落破碎、灵魂流浪乞讨的百年以来,逆流奋斗数十载,重建着无数华人的精神家园,重建着无数华人的历史文化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与文化自信。这个是千秋大业,对中华民族,乃至对人类文明,都有着文化兴灭继绝的巨大历史意义和价值。这个比他修铁路等等其他贡献,要远为伟大!那些贡献当然很了不起,但是文化的贡献意义远为重大而深远。目前人们大多还没认识到这一点。因为我们百年来的文化破碎,造成的后果之严重,大家生长于其中,天然的不明所以,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。

但是有人懂得。我在2004年来南老师身边做事之前,曾去文化部看望一位副部长,告诉他我将要到南老师身边做事,他很高兴,说南老师是当今能把中国历史文化讲得最清楚的难得大家。

在南老师去世的那一年(2012年)的春节,中央文明办的负责领导,专程来给南老师拜年,晚上大家散会后,已经很晚了,他特别要求送南老师回主楼,到办公室,一定要请南老师坐下,他十分恭敬的给南老师鞠躬三次,鞠躬九十度,十分诚恳地说了几句话,大意是:十分感谢南老为国家民族的文化事业做了这么多贡献!您重建着并守护着海内外广大华人的精神家园,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提灯人,照亮海内外无数华人前行的道路,增强着大家的历史文化自信……

我在旁边听了,感动得落泪!

《原本大学微言》的出版缘起 

那么,到1998年的时候,出版了《原本大学微言》,这本书我讲一下由来。

南老师在1988年初,从美国回到香港没几天,贾亦斌先生就登门拜访,他当时是民革中央副主席,他和南老师是中央军校的老同事。贾亦斌是带着中央的任务来的,为了两岸之间的沟通。我们这几年搜集整理南老师的史料时,在他给家乡友人的书信中发现,南老师在台湾的时候,邓颖超已经派人联系过他。

贾亦斌先生去找南老师,为了两岸之间的事,最开始南老师也不答应。后来贾先生又去了几次,最后才答应。后来两岸代表在香港南老师那里会谈。期间,南老师曾提出上中下三策,不仅涉及国家统一,还涉及两岸合作建立经济特区,东南亚太平洋海权(包括南海)等战略远见。南老师还提出“和平共存,协商统一”八字方针,提议两岸代表签字备案,对岸代表准备签了,内地代表犹豫没敢签。当时如果签了,就是“九一共识”,比“九二共识”还早,而且还是签字的书面文件,不是口头表述。后来南老师提议由汪道涵、许鸣真出面,提高会谈人员规格。于是,促进了海协会的成立,对岸相应成立了海基会,后来有了汪辜会谈与九二共识,奠定了三十年的两岸和平发展基础。九二共识之前,南老师已退出协调了,但他在前面打的基础,功不可没。中间很多艰难曲折,很不容易的,现在还没到解密期。

下面这张照片是1992年6月,南老师亲笔写给国家领导人的《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》。

1995年,江主席委托汪道涵先生邀请南老师到北京去,一是谈两岸的事,二是请他在北京讲学。南老师没有答应,汪老又进一步协调,后来南老师以探望病中的许鸣真为由到上海,与汪老谈了关于台湾的问题,录音由汪老转给江主席和中央。上面这张照片,就是1995年南老师在上海与汪老会谈的照片。对于讲学的邀请,南老师答应写本书作为回应,也就是1998年出版的《原本大学微言》,他希望我们的领导层了解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。这本书是两岸同时出版的,台湾出繁体版,内地出简体版,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,作为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的战略文化丛书的文化篇来出版的。出版前言,是中国国际战略研究会基金会的秘书长陈知涯写的。

 这本书虽然讲的是《大学》,但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文化内容。读了这本书,可以知道我们国家民族历史演变的文化基因,能帮你判断当下和未来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思想原则。

中国历来对国际关系的处理,主要是走和平主义的王道路线的,协和万邦,不侵略别人,不搞殖民主义,是世界上唯一奉行如此文明的一个大国,也是人类和平文明的真正希望。还不说其他方面,仅就这一点来说,中国历史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与价值就不可估量,是人类未来的希望。这一点,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都看到了。在今天这个国际形势下,尤其凸显其价值。但是不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人就看不到,或者装作看不到,他们以己度人,认为中国崛起一定会走与他们一样的帝国主义霸权老路,视中国为威胁。

当前中国对国际政治的思路还是和平主义协和万邦为主的,做必要的斗争乃至万全的准备,是被逼无奈迫不得已,但还是力争和平。现在有人在欧洲放火,又在亚洲点火,想把欧亚大陆都烧起来,偏安一隅,从中渔利,以维持霸权,大家不要上当。

其他国家基本是走弱肉强食的路线,用瑞·达利欧的话说,“国际关系更多地取决于原始实力的动态机制”,换言之就是弱肉强食,导致没完没了的争霸、竞争、战争与威胁,这些争斗客观上推动了军备、科学技术、金融等工具乃至现代企业的发展。但只要弱肉强食的争霸动机不改,工具的进步,除了带来一些好处,也会加速人类毁灭。而中国古人没有国际争霸与殖民的诉求,没有动力去积极发展相应的(包括科技等)工具,也没有各种推销甚至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他国。但是我们在很多个世纪长期领先世界的时代,为世界贡献了和平,那比贡献几大发明和其他技术,不是远为伟大吗?如果我们自古在长期领先世界的时期,也奉行霸权主义殖民主义,世界格局早就改写了吧。至于好奇心、追求真理的冲动,其实人皆有之,探索途径与方式方法不同罢了。这一百年,人们讨论东西方科学技术先进与落后的归因,表面上在反思批判历史,实际大多是困在成王败寇的潜意识中,把假设当作真实。以同样的逻辑,在长期领先世界时,又当作何结论呢?

不止三件大事

当时中央希望南老师帮忙做几件事,三件大事,那时候南老师还在香港。第一就是推动两岸统一大业,其实香港回归,南老师也帮了忙的,都要未来才能解密。第二,希望他鼓励朋友学生投资内地,那个时候我们内地缺乏资本。第三,希望他弘扬中国文化。

刚才前面讲了1980年代两个文化现象,反映了我们清末以来文化的变乱和荒芜,文化断层导致的精神痛苦、撕裂与盲从。这个时候南老师的书进来,读者普遍于各阶层各领域,填补了这个文化的空虚。当时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都有他的书,像王府井、西单这种最大的书店里面都有他的书的专柜,是书店自己设的。在很偏远的地方,也都看得到他的书。1990年代,他的书逐渐遍布全国各地。20多年前我到中央党校看朋友时,在校内书店里发现也有南老师的书在销售。

我在1994年就协助北师大出版社编辑,处理南老师著作的读者来信,发现读者各行各业、各种学历、从十几岁到八十多岁各年龄段的都有。我想,一方面,这跟他的表达方式容易被接受有关系,我概括为四化:通俗化,现代化,国际化,普及化。另一方面,书的内容涵盖面之广泛,古今中外,三教百家,经史合参,深入浅出,而且融入人生经验,人情世故,不仅易于入门,而且引人入胜,读者常常心有戚戚焉。而这些内容,我们太缺乏了。我们十几亿的人口,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,认知受的影响基本都是否定性的,自卑得很,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空虚混乱。在不少人眼里,只要是外国的,也不管是哪个国家,潜意识感觉都比我们高等,人家怎么做都是标杆,出什么问题都可以理解,然后看自己怎么都不顺眼,动不动就把古人拉出来骂一顿。百年来这类怪现象很多,是挨打之后失去文化自信与文化主体意识的表现,心与脑都被人牵着鼻子走,精神变成人家的附庸,这是一种被文化殖民现象。那么,南老师的书,的确影响了无数华人转变了这种心态与认知。

在中国历史文化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看,这个文化救亡、兴灭继绝、继往开来的功德就很伟大了,的确是千秋大业。所以,前面讲的那位中央文明办领导,在南老师去世后,跟我说过,从保卫民族文化而奋战的角度看,南老师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。

其实仅仅从中国文化对人类和平的意义来看,保卫中国文化,也是为人类保留和平的希望。人类若不改弦更张,仍旧弱肉强食,工具的进步,带来方便的同时,更加速毁灭。

后来南老师不只是帮忙中央做了三件大事,他还做了更多。金温铁路是他自己主动要做的。中央当时其实希望他不要做这条铁路,因为该铁路从民国以来想修七次都不成功,地质条件太复杂,非常艰难,事务必定繁剧,怕他那么大年纪,牵扯太多的精力时间,吃不消,也影响了中央希望他帮忙的三件大事。但他说已经答应家乡了,一定要做下去。实际上,修金温铁路的过程,的确对南老师的精力时间与健康消耗很大。听说为了金温铁路,他写给浙江等方面的信函,累积有百万言之多,可见是操碎了心。他说自己是金温铁路的催生者,是自谦。实际他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后来建设太湖大学堂工程,也消耗他很大,各种麻烦,操劳很多。否则他会更健康的。

金温铁路很重要,因为它使我们东南半壁的交通大动脉活起来了。原来南老师还曾经想修完金温铁路,再继续修温州到福州的铁路,他希望打通杭州——温州——福州——广州的铁路大动脉,全面活化祖国东南半壁的交通格局。而且金温铁路是第一个利用外资和股份制推进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,开了先河,推动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。它的相对建设难度超过了京九铁路,因为大部分路段要打隧道、架桥梁,在当年的工程能力和资金条件下,难度可想而知。

胡德平部长在《事业与思想——〈南怀瑾经济观点辑录〉的跋文》中写道“南先生为金温铁路所做的贡献,我认为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史中,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。我们都知道美国人哈默投资列宁时代苏联的故事,南先生号召发起完成这一工程建设,其规模、影响不见得比哈默先生小。”

南老师在美国的时候,他就鼓励朋友、学生投资祖国内地,他说中国未来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,你们投资内地是好时机,但绝不可抱着一本万利的心态,驱耕夫之牛,夺饥人之食。等于你把农民的耕牛都给夺走了,把饥饿者的粮食都夺走了,他本来就穷,你还要榨干他,这种思想是不可以的。而应该要有四个理念:共产主义的理想,社会主义的福利,资本主义的管理,中华文化的精神。这样你就不会走错路。

国防科技方面,南老师也帮了不少忙。哈工大前副校长强文义先生在怀念南老师的文章中,有一段话。“在1990年代初,在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,南先生创导的光华科技基金会,把奖励目标首先集中在为国防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身上,是具有深远意义和远见卓识的。国家要富强首先要国防强。光华科技基金会的设立,极大地激发了国防科技战线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连续多年奖励的一大批先进个人,后来很多都成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领军人才,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”(强文义《深切怀念南怀瑾先生》)

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先生,当年去香港看南老师的时候,南老师跟他提出来,北大可以成立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,他来资助。吴校长回来就跟罗豪才副校长交代这个事儿,罗豪才就请老专家们一起研究,后来就成立了这个机构,再后来改名为北大国学院,开了风气之先。后来中国人民大学也筹办国学院,人民大学校长为此专门来请教南老师,当然南老师都支持他们。

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在为南一鹏著《父亲南怀瑾》修订版所作的序言中写道:

“一九九二年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‘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’,这件事在当时国内曾相当轰动,《人民日报》还发表了一整版的报道——《国学,在燕园又悄然兴起》。人们不知的是,北大这个研究所的成立与南老有着直接的关系,是在南老的建议和支持下成立起来的。……最终,正式成立了‘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’,之后又编集出版了以书代刊形式的《国学研究》杂志。这些都得到南老经济上的直接支持。如今,研究中心已经发展为‘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’,而且还担当起了培养研究传统文化博士生的任务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‘饮水不忘掘井人’,这一切都离不开南老当年的关心、建议和支持。

“从坚持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看,今天又有哪一位学者能超过南怀瑾先生的社会影响呢?……南怀瑾先生的‘国学’著作在当时刚刚升起的‘国学’热中,发生了极大的作用。至今许多企业家、青年学生和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了解、重新反思,以及喜爱,乃至热爱,也都与读了南先生的著作有关。”

其实南老师对“国学”这个词有不同意见,他在给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师生讲座时提到这个问题,他觉得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学,用“国学”不如用“中国固有历史文化”或“中国文化”更合适。后来国家要办中国国学中心,来问他意见,他觉得用“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”命名或更合适。

南老师做理事长的光华教育基金会,当年也资助了几十所重点大学的师生。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,浙江大学的光华法学院,都是这个基金会资助成立的。

再比如,中国文化断层重整工程,也是南老师在香港时期发动的。所谓文化断层重整,南老师在香港时就说,成年人他不抱多大希望,因为受文化断层的影响,很可怜,都没有文化基础的,要从小孩子开始培养。

从小孩开始培养,所谓儿童东西方经典诵读,中英算一起来,中文经典,英文经典,还有珠算心算,主要是利用孩子13岁以前的黄金记忆力时期,带他读诵这些经典,继而背诵下来,每天不要太久,20分钟左右就够了,不要占用太长时间,现代文化、生活与谋生技能也要学习。这些经典一般都有音韵美,读起来朗朗上口,小孩会兴奋,如果家长跟着一起读,就是很好的亲子教育。各地有识之士响应,受这个教育影响的,内地在十几年前统计就有大约800多万孩子了。

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响应南老师的号召,推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。当时支持这个活动的前辈很多了,像饶宗颐先生、季羡林先生、汤一介先生、叶嘉莹先生、金庸先生、杨振宁先生、王元化先生等等,一大批老前辈都支持这个事情。后来也影响到了教育部改编教材,内地电视台搞了很多诗词比赛等节目。

当然南老师说,他的目的不是培养多少个李白杜甫,而是培养学贯中西的大思想家、大政治家、大科学家,以及国民的东西方精华文化的基础。

叶嘉莹老师,去年以视频录播的方式,出席五月底的一个国际会议,她就特别强调:“像我的女儿出生在台湾,她小的时候,背什么呢,我就听到她回来背书,说是‘来来来,来上学,去去去,去游戏,见了老师问声早,见了同学问声好。’这个小朋友倒是懂,可是当她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背这些东西,对她终身没有用处。我小时候不经老师讲解,所背下来的古书,尤其是所谓四书,随时它会展现它的精微的道理。我随时在人生各种困惑、艰难之中,都会有这些古圣先贤的句子出现,领导我胜过一切的艰难。”

了解叶老师的人,就知道她这一生其实挺辛苦的,年轻的时候经历了很多的痛苦,当然她都坚持过来了。因为我建议并帮忙组委会邀请了叶老师,所以她的讲话原始录像我都看了,她从开头就讲这个问题,结尾的时候又再次强调讲一遍,可见她的用心良苦。后来因为时间关系,会务组剪辑中只保留了她前面讲这个问题的部分,结尾再次强调讲的就没播放。她实际上特别强调儿童背诵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。

从1980年代开始,到后来每一代的中央领导人,其实很多都读过南老师的书的。现在中央重视中国文化,与此自然是有关系的。本世纪初,澳门马万祺先生还给每位中央委员赠送了《南怀瑾全集》(香港经世学库出版,所谓全集是截至当时的)。

南老师的书在2000年以后又出版了很多,迄今有一百几十种了,外文版本也不少,时间有限,我就不细讲了。

讲到这里,想到这个所谓的信息时代,海量信息淹死人,耗费着大家的眼睛、头脑、精力与时间,但可靠的信息相对极少,可以说“信息时代无信息”。一直以来,外面流传的关于南老师的信息真真假假,都不要轻信。我们常发现有网络文章引用南老师的话,根本不是南老师的话。还有种种谣言,出于不同的阴暗心理,有些是想借打击南老师,破坏其影响力,破坏重建中国文化的努力,破坏中国的复兴势头。前不久还看到有文章说是引用我谈南老师的话,实际也不是我说的。很多文章只是借用南老师的名字赚流量,这是流量至上时代的怪现象。信息爆炸时代,注意力(眼球)是稀缺资源,所以流量至上,为了流量,就会用各种手段吸睛,也包括造谣吸睛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。AI时代已来,AI造谣更厉害,未来更加“信息时代无信息”了。近来还发现有人为了骗取学员信任,发短视频说南老师临终前还在帮他规划人生云云,实际他们根本没见过南老师。

想了解南老师的思想学问,大家自己去看正版原著。想了解他的生平做人做事,可以看南怀瑾学术研究会的网站。书是言传,只体现了他的一部分精神与学问,而他生平的做人做事是身教,身教更胜言传,他做到了“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”,是罕见的活生生的榜样。而且不要以为他是个僵化死板的老学究,恰恰相反,他很亲切,是活泼泼的风趣幽默的人。

百年来,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断层了,普通人被现代的滚滚洪流裹挟着前行,无力感无奈感不少。即便是专家学者,研究传统文化,往往也是研究死文物一样,停留在零散支离的书面知识层面,与自己关联有限,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好处与精神,认知和汲取有限,对自己的身心与人生用处有限,很可惜,也很可怜,这不是他们本身的责任,这是文化断层百年形成的历史后果。

而接触过南老师的人就知道,他的精神,他的为人处事,他的风度风范,有那么深厚而亲切的感召力,说服力。他的立功立德立言,对社会对国家民族,乃至对人类文化,有那么多的贡献。他和一般学者很大的不同在于,他是传统优秀文化精神的实践者,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,在他的身上,你仍可感受到活生生的中国文化强大而雄厚的生命力,那是融汇三教百家,融通古今中外,内圣外王(内养外用)、经世致用、修齐治平、兼收并蓄的活泼泼的开放的中国文化,而不是死文物死文字支离破碎的过时的故纸堆,更不是空谈玄虚无济于世或禁锢思想吃人的糟粕。这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学习的,这些精神力量,也是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所欠缺的。

有关石照屏背面的史料

书院3月18日上午举行了乐清南宅石照屏复制件揭幕礼,1:1复制得很成功,工艺水平高超,真了不起!书院以这种方式保护文化遗存,令人敬佩!这件文物原件还在乐清南家老宅门口,风化了不少,听说还曾被路过的车子撞伤过,我们在此呼吁文保单位加强文保措施,不仅因为这件文物迄今已经205年了,而且它预言了在史无前例的危难之际捍卫中国文化者的身世,历史文化价值十分珍贵独特!

书院所在的三垟湿地公园很美,比杭州西溪湿地还大2.1平方公里,听说原来叫“南仙垟”,是明朝刘伯温和朱元璋取的名字,延续了六百多年。民国时,因其境内有南垟、西垟、仙垟而改名为三垟。南怀瑾书院无疑为湿地公园增添了浓重的人文文化色彩。

去年九月,我在中国美术学院讲座中,分享了对石照屏正面图文的解读,今天因为时间关系,就不重复讲了,有兴趣的朋友可看记录。当时对石照屏背面未作解读,因为当时还没深入研究。

这是石照屏原件的背面图案:大鲤鱼跃出波涛翻滚的海面,望着太阳或月亮。这仅仅是一副祥和的图画吗?还是另有含义?

前不久,我为研究这个图,搜集到了与此相关的两份史料,本来犹豫要不要给大家看,因为这是在香港的学长,三十年前把南老师的八字拿去给香港两位命理名家推算的结论。过去我听同学提过,详情不知,也没亲眼见过,更没听南老师提过。而且我素来不迷信算命,认为大部分算命的是跑江湖混饭吃的,真能算得准的高手,极为少见。与其担心吉凶祸福,患得患失,不如研究易经的人文哲学更好,不论遇到什么命运遭遇,保持中正坦然,学习易经蕴含的人文哲理,调整心态与应对的智慧,才是应有的心态。顺便推荐大家读南老师的《易经系传别讲》《易经杂说》,领会其中的人文哲学,有助于看通人生的种种变化,会更加达观,减少很多烦恼困扰。

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,中外正统命理学术(跑江湖骗钱的除外),大多与天文学有关,将天文学与人事结合研究,形成可重复验证的理论模型,的确是一种科学的探索,自然有其价值,不能随便归为迷信,在某些时候,也的确可作为一种趋势的可能性、概率性的提醒与参考。但是命运有定数也有变数,所以不要迷信,还是要发挥人的主动性,选择好的态度和行为,在可变的区间,向善的方向努力。

而且,算命与医生看病有两点是相同的:一是要靠当机的智慧判断,误判的概率是存在的。而且通过努力,未来可能有变数。所以即便算过去准,算未来不一定准,只能做个参考。二是要看有缘无缘。山西一位副市长来看望南老师时就讲,我在旁边听到的,他父亲是老中医,也打坐修行的,后来发了点神通,就不见病人了,而是头一天晚上,直接写药方和名单,告诉儿子,明天来的病人,在名单上的,与我有缘,给他药方即可,我不用见面。不在名单上的,与我无缘,我也看不好他的病。他还提前一年预知了毛主席的去世。算命也一样,也看有缘无缘。

那么,我见到这两份命理断语的史料之后,一是发现与石照屏有关。第二,这是我在南老师去世十年后才看到的史料,不是看未来,而是回顾南老师的生平,发现其批语与南老师的个性、生平,的确符合。所以还是决定拿出来给大家参考。

这是第一份,香港某名家的批语:

他归纳南老师的命运是“送浪跃鲤”,与石照屏背面的图案正好吻合。这份批语的时间是在南老师的母亲去世之后,所以符合“父母俱亡”,后面的批语也符合南老师的家庭、个性与生平。

再后面的是些注意事项,在此从略。对寿命是断为87岁寿尽。南老师实际是95岁去世的,已经超出了这个局限。他87岁时,我开始跟他一起做事,见证他每天都在为了接续文化断层而忙。他不管命运的局限,他是凭愿力做事的,这就是大君子行,也是大菩萨行,义所当为则为,虽千万人吾往矣!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。这才是大家应该学习的精神。其实他也懂风水,但他不在乎,有时还专门坐在风水很差的地方。

第二份史料,是香港另一位名家董慕节先生的批语,结尾注明是根据邵康节皇极经世书做的批语。当时学长是用“金粟轩”化名请董老批的,没有透露南老师的真名。听说董老今年100岁了,还在世,但是已经不给人批八字了。

第二页第一行有“石上宿缘”之语,与石照屏很可能有关联。因为石照屏上的图文,符合南老师的一生,等于是在鸦片战争前夕(石照屏于1818年建立),提前百年预言了南老师的一生,的确是“石上宿缘”。《红楼梦》那个“石头记”是虚构的,这个石照屏才是真实不虚的“石头记”,而且是中国文化遭遇史无前例危机时的救亡预言,远非红楼梦的格局可比。

董老的批语,除了“大罗神仙”一句无法求证,其余的都符合南老师的家庭、个性与生平。“大罗神仙”是道教词语,是道教最高的神仙,类似于佛家的佛菩萨。山西介休绵山有大罗宫,曾经是中国道教最大的宫殿,号称"天下第一道观",后来毁于战乱。你们书院所在的三垟(南仙垟)湿地,旁边那座大山就叫“大罗山”。当然,这个“大罗神仙”我们无法求证的,可以当作是一个比方,代表很了不起的人物,有来历的,这个先按下不管。

其他内容,大多容易看懂,我就不解释了。其中有句“师父属猪”,袁(焕仙)太老师属猪的。批语中,85-90岁“可称烟火神仙矣”,这是隐语,意思是寿命差不多到尽头了。实际上,从南老师87岁到95岁去世,我跟随他的八年中,看到他日夜都在为文化教育事业操劳,兼顾八方来求的事务。他知道有命运这回事,但是他不管,他只管为接续文化断层而耕耘,只问耕耘不问收获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倒数第二句“护心为先”,是指要注意心脏健康,最后他心脏的确出问题。“蔗境”是个典故,典出《晋书·文苑传·顾恺之》:“恺之每食甘蔗,恒自尾至本。人或怪之,云:渐入佳境。”比喻先苦后乐,有后福,常用来比喻人晚年生活逐渐转好。

还有个资料,是一位学弟前不久送我的一本书,讲的是唐代李虚中研究总结的“四字断终生”理论模型。李虚中做过唐宪宗时代的监察御史,李贺请韩愈为他写了墓志铭,墓志铭里讲到他“以人之始生年月日所值日辰干支,相生胜衰死相旺,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,辄先起年时,百无失一二。”说他推算人命运的准确率很高。据现在考证,用四柱八字推算命运,他是最早的。“四字断终生”是他研究的理论模型之一,根据这个理论模型,南老师的命局被概括为“浪送跃鲤”,与石照屏背面图画吻合。但是批语只有八句,而且都是隐语,我请教了几位研究命理的朋友,他们也看不懂。我倒过来根据南老师的生平来参究这些隐语,感觉是解释得通的,用白话解读就是:生于很糟糕的乱世,命运多波折,悟道后又深入追究求证,跨海到台湾数十载,先坎坷后辉煌,仿佛南柯一梦,最后为避政治风险而远走他乡,后来促进团圆(祖国统一?)但遇到阻碍,著作教化进入祖国内地,仍要面对一些风浪,一生是在已被破坏的烂摊子上重新建设(重建文化),家人亲眷分隔异地。

但既然是隐语,不如前面两份命理断语讲得直白清楚,我是倒过来根据南老师的生平来解读的,难免主观色彩,存在不确定性,所以这份批语就不详细介绍了。但它总的概括很明确,是“浪送跃鲤”,与石照屏背面图案吻合。

这些资料,供大家参考,不是作为迷信来宣传的,不要误会。这个南老师自己也没有跟我们提过,他反对偶像化。与其偶像化甚至神话他,不如从他做人做事的生平与著述,去汲取精神和智慧,化为我们自己面对人生的力量,那才不枉费了他毕生的辛苦努力。而且,与其重视前世,不如重视现世,前世无法证实,现世更有示范价值,榜样意义。

对于他的思想学术,乃至对古今中外任何人的思想学术,也都不要偶像化教条化。应当作为一种启发,入乎其内出乎其外,举一反三,活学活用。这才是活学问,不会变成死教条。南老师有句话,希望大家记住,叫做:“死读书,读死书,读书死”。其实他讲课时,是随机发挥的,不同因缘与对象,临机讲的会不同,所以要当作启发,举一反三,活学活用,千万不要作教条看。

南老师在1976年《〈论语别裁〉再版记言》中有一首诗:“古道微茫致曲全,由来学术诬先贤。陈言岂尽真如理,开卷倘留一笑缘。”他是自嘲,但也点出了一个道理。其实谁都无法证明自己解读的先贤之意,是否真的如此,除非那个先贤自己活过来表达意见。但换个角度看,大家解读或发挥先贤的学问,实际是参究之,进而产生的自己的心得。各自的心得,有差异是自然的,彼此是切磋互补关系,关键还要看是否有益于世道人心。

相关阅读:

马宏达先生:南老师与今天的你我有何关系(南老师诞辰105周年温州南怀瑾书院讲座回顾之二)

马宏达先生:道不远人(一)——南怀瑾老师的故事

马宏达先生:道不远人(二)——南怀瑾老师的故事

马宏达先生:道不远人(三)——南怀瑾老师的故事

排版:嘉灵
审核:嘉禾

(转载自温州南怀瑾书院公众号)